部落格的第一篇,聊聊與 BanG Dream! 的淵源
前言
受深鳴的鼓勵,我也決定寫點什麼。他的部落格寫得很不錯,既有技術分享,也有生活隨筆,讀者不妨點進去看看,感受一下。至於我,我的確已有技術類的部落格,故此部落格就以動漫和生活隨筆為主吧。
這麼說來,我和深鳴也是藉著在維基百科上編寫 BanG Dream! 企劃的條目而認識的。雖然此前就有照面,但我們真正結識還是一場巧合——當時我正在沙盒中如火如荼地編寫《BanG Dream! It's MyGO!!!!!》的 5 位主角,而他正好在視奸電子遊戲專題的維基人,正好就看到了我的沙盒。於是,在我發佈條目後,他便自告奮勇地充當了條目的評審者,還給出了相當豐富的評審意見。於是我們便成為了好友,一起為 BanG Dream! 企劃撰寫條目,距今也已有半年時間了。
也正因此,這篇文章就獻給深鳴,聊聊我和 BanG Dream! 的淵源。
冬日教堂遊
去年 12 月,我決定去附近的教堂走走。初到聖荷西,人生地不熟,我便決定去教堂看看,結交點本地的朋友。雖說我家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家庭,但到我這一代,對宗教的態度已經十分開放——在家禱告也是禱告,沒有非去教堂不可的道理。《馬太福音 6:5》有言:
「你們禱告的時候,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,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,故意叫人看見。我實在告訴你們: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。」
因此,去教堂對我來說不過是一個交朋友的契機。禮拜日的早上 7 點起床,在麥當勞進了早餐,便直奔附近的教堂。我一時興起,作絕句一首:
為赴朝堂行路忙,寒風凌冽滿衣裳。
枯藤落葉白牆外,松鼠銜實避客惶。
到了教堂寬敞的禮堂,挑了個後排的角落入座。這禮拜的體驗,卻完全與我預想中的不同。轟鳴的樂曲,高歌的演唱者,好不熱鬧!待樂曲奏畢,牧師登臺,終於迴歸了我熟悉的故事分享會。只可惜,坐在最後排的我,注意力實在渙散,一直忍不住看後臺的提詞器。不禁感慨,提詞器真是好發明;要是準備個稿子,或許我也可以上臺講故事,聲情並茂。或許我沒有這個膽——但是想想還是可以的。正當我一陣思緒飛揚之際,牧師的分享結束了。眾人散場,我纔回味過來:這裡並不適合我。
閒來無事,我便回到公寓刷手機。bilibili 此時正在炒作《BanG Dream! It's MyGO!!!!!》1,動畫中的各種名場面也推送到了我的主頁。此前,我還刷到過《崩壞:星穹鐵道》的二創——主角決絕地告別擊破隊,流螢深情挽留。做作的姿態、恰到好處的狗血臺詞、高速吟誦的日語長難句,讓我也忍俊不禁。bilibili 的推送喚起了我對這部動畫片的興致,讓我對其越發感興趣。
《It's MyGO!!!!!》,愛音的成長之旅
第一遍看《It's MyGO!!!!!》,我便深深感受到了其狗血的程度,堪比台灣的八點檔電視劇。這可太新穎了!我還從未看過八點檔風格的日本動畫片。興致盎然地看完了全集。尤其是第 8 集爽世跪祥子的名場面,不過寥寥幾分鐘,卻是全劇最栩栩如生的場景,情感噴湧而出,讓人動容。讓我想到了不恰當的比喻——「糰子牛奶」。大家都知道甜甜的糰子(だんご)好吃,香醇的牛奶好喝,卻從未嘗試過把二者搭配在一起。《It's MyGO!!!!!》就好似「糰子牛奶」。日本動畫片與八點檔的雜交品種,竟如此有活!整活是吧,編劇綾奈小姐你贏了。
劇中名為千早愛音的角色,最讓我喜愛。她是劇中拉拉扯扯成長的樂團 MyGO!!!!! 的主心骨,雖然沒有團寵高松燈那般光彩奪目,但她的成長有目共睹。最初的她,不過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初中生,沉浸在學生會長和學霸的雙重人設中不能自拔。直到被父母送到英國唸書,一口流利的日式英語,讓她難以交到朋友,讓她極力維護的自尊迎來了滑鐵盧式的潰敗。我想應是受到了隱在動畫幕後、素未謀面的愛音的父母的鼓勵和支援,愛音轉入日本的高中重新開始。這次的她,鉚足了決心,定要拿下社交的勝利。事實上,她也做到了。
或許是「契訶夫之槍」吧——來到新班級的愛音,被分配到了燈的後座,兩人在第 1 集就打了照面。就這樣,愛音與燈攀上了關係,又藉助鬼點子很多的爽世,集結了新的樂團。為了達成這樣完滿的開始,愛音也費勁了心思。燈是自閉症,或許還有點阿斯伯格;為了讓她能走出心理陰影、走上舞臺,愛音與她多次交心,從共同話題「企鵝 OK 繃」開始,直到手拉手來到水族館看海豚。爽世和立希則各有心機,在團隊裡各自為政,尤其步步為營的爽世,還在幕後策劃著將愛音踢出樂團、復辟舊朝……雖然如此,愛音也並非只有付出。在她被初中同學逮到的難堪時刻,燈一把將她拖走,讓她明白沉湎於過去並無意義——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只有腳踏實地地生活在當下,纔能往前走。
就這樣,一個無名的樂團新星冉冉升起。《It's MyGO!!!!!》第 7 集,樂團的首場演出如期舉行。新人的「草臺班子」,雖有瑕疵,但也已然贏得了觀眾的掌聲。一切都向著順利的方向發展。不過,愛音即將迎來她「英雄之旅」中最大的試煉。「前朝皇帝」祥子突然出現,讓老臣們紛紛坐不住了;失落的祥子聽到了新樂團演奏自己熟悉的樂曲〈春日影〉,狼狽地逃離了 live house。目睹此情此景,謀臣爽世在演出結束後憤怒地質問「為什麼要演奏〈春日影〉?」由此,故事急轉直下,樂團瀕臨瓦解。爽世對舊朝的留戀被祥子無情審判;而愛音也得知了自己在此樂團中的地位,原來不過是可以替換的零件,是老臣們密謀復辟的棋子。愛慕虛榮的愛音,又怎麼能接受自己如此被輕視?於是愛音退出樂團,給這個虛假的盛宴畫上休止符。
該說不愧是八點檔,編劇綾奈小姐和腳本家後藤小姐選擇了討巧的解題方式——受愛音影響不斷成長的燈,鼓起勇氣重新召集了樂團全員。無心插柳柳成蔭,當愛音聽到燈對其深情的告白時,心中想的是什麼呢?我想其中少不了欣喜的成就感。這樣稀裡糊塗解散的樂團,又稀裡糊塗地重建;其中的不同之處,往深了說,或許可以戲稱為「權力結構的重新洗牌」:愛音和爽世這兩個領導者達成了微妙的平衡,共同輔佐燈皇的登基。至此樂團 MyGO!!!!! 建立,懷揣著「迷茫中也要向前邁進」的「迷路樂團」,成為了能讓觀眾感到安心的逐夢客。
《It's MyGO!!!!!》便是這樣一部情節荒誕卻情感真摯的動畫片。第一遍看完全集時,我完全沒有意猶未盡之感,只覺著情節的無厘頭和名臺詞的無限樂趣。再細細回想,卻又對愛音的成長曆程感同身受。過去種下的種子,會結出枝繁葉茂的果實,而所有與他人結下的情誼,不會白費。
這樣想來,我確實很喜歡日式王道劇情。「友情」、「羈絆」,這些細膩的人際關係,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。正如普希金的詩句所言:「一切都是瞬息, 一切都將會過去, 而那過去了的,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。」
《Ave Mujica》,祥子的阿喀琉斯之踵
1 月起,《BanG Dream! Ave Mujica》如期上映。我便跟著大家一起堅守「瘋狂星期四」,體驗了一把追劇的感覺。不過,因八點檔狗血劇情而大火的 BanG Dream! 企劃,又理所應當地栽倒在了狗血的劇情之下。無厘頭的劇情、氾濫的「爆點」,讓這部爆米花動畫充滿了爭議。或許是因為追劇的朋友們對動畫的劇情已經有了遠超其應有的期待。立意被反覆挖掘,角色被不斷神化,讓延續狗血畫風的續作失去了土壤。幸好還是有不少朋友像我一樣,抱著較低的預期,因而收穫了不錯的觀影體驗——實在難得。
《Ave Mujica》的大女主,豐川祥子,雖然是財團千金,但卻遭受了遠超她年齡所能承受的巨大磨難。母親早逝、父親被逐出家門,祥子成為了頹廢爸爸的小家庭的頂樑柱。賣報、做客服,百工做盡,走投無路的她在〈春日影〉的當頭棒喝中領悟了自己的出路:發揮自己過去的人脈和才藝優勢,組樂團。
都說「踏平坎坷成大道,鬥罷艱險又出發」;祥子面臨的坎坷、艱險,卻實在太過殘酷。在《Ave Mujica》中,編劇似乎緊密圍繞著「阿喀琉斯之踵」而編織劇情,讓祥子反反覆覆面對自己的弱點,這讓身為觀眾的我們尤其揪心。閨蜜的反目、隊友的離心,都在「黑刀之夜」若葉睦人格分裂揭曉的那一刻達到了頂峰。祥子的內心防線全盤瓦解,而看似完美的樂團 Ave Mujica 也隨之解體。
隨後的劇情便圍繞在一切的起點,祥子原來組的樂團 CRYCHIC 上面。爽世將睦從內心的囚籠中解放,又重新集結了 CRYCHIC,眾人共奏了前朝的〈春日影〉。先放下過去,才能夠往前走。祥子在新團 MyGO!!!!! 和自己在 Ave Mujica 的隊友的雙重壓迫下,接納了 CRYCHIC 的告別演出,重新擔當起樂團領袖的大任。要是動畫片在這裡結束,倒也挺好的。
可惜隨之而來的狗血設定,沖淡了劇情的嚴肅性。「小姨」乃是本作埋藏最深的伏筆,卻也是本作最大的敗筆。雖然這一設定早已被部分富有想象力的觀眾預料到,但放在故事的最後突然爆開,實在是不合時宜。更為戲劇性的是,編劇綾奈小姐親自發帖,表示此設定與她無關;我當然是不信的,畢竟「小姨」這一設定已是草蛇灰線、伏脈千里,從《It's MyGO!!!!!》就有大量暗示,豈是能隨意切割得掉的?
幸好,已演至最後的《Ave Mujica》也還是完成了收尾,祥子完成了考驗,成長成了麥田裡的守望者、獨當一面的「神」,不再受制於家庭、朋友的桎梏,為了理想而戰,為了責任而活。前作的「友情」、「羈絆」相比之下就顯得天真得可愛;「神」的責任對於祥子來說還是太沉重了。期待下一部續作,能給祥子「減負」,讓 Ave Mujica 成為眾人共同承擔的堡壘,而非一人撐傘、眾人乘涼。
小結
寫了這麼多,就淺淺做個總結吧。我在看了《It's MyGO!!!!!》之後,便入了 BanG Dream! 企劃的坑,也跟上大部隊追完了《Ave Mujica》。雖然兩部動畫片的立意截然不同,但八點檔的狗血程度確實一脈相承,這也成為了二者口碑高下的要因。不過拋開這些,我想劇情的核心還是圍繞女主展開的「英雄之旅」。因為某個初衷而啟程的主角,經歷多次關鍵的考驗,在掙扎中探索到了新的出路,於是磕磕絆絆地向前走,最後跨越苦難,成為自己的主宰者。
「英雄之旅」這一範式屢試不爽,我想還是因為大家希望看到角色的成長,所謂 character arc(角色弧光)嘛。從別人的成長中,我們往往能看到許多值得借鑑的方面。比如,如何處理自己的心理陰影,如何正確面對過去的失敗,如何對待過去傷害過的人,等等。這也是日本動畫片的一大魅力吧。
總之,《It's MyGO!!!!!》和《Ave Mujica》是這一兩年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動畫片。藉此文記錄一下我的個人感想。
現在想來,或許是 bilibili 為了給即將播出的《BanG Dream! Ave Mujica》造勢吧。↩